北京城市副中心住房项目(0701街区)A#地块第二标段

2024-08-28 14:19

北京城市副中心住房项目(0701街区)A#地块第二标段

BIM优秀获奖项目/北京城市副中心住房项目(0701街区)A#地块第二标段


北京城市副中心住房项目(0701街区)A#地块第二标段项目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副中心07组团0701街区,南至潞苑南大街,西邻宋庄文化区西路,北至六合北三街,东临六合东路。总用地面积5.86万㎡,总建筑

面积19.58万㎡,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.33万㎡,地下建筑面积8.25万㎡,由19栋住宅楼,8栋增配楼,2个地下车库。主要功能地下为车库和人防工程,地上

保障性住宅及增配楼、配套楼,地上最高10层,地下2层,住宅采用装配式纵肋叠合剪力墙结构体系,装配式装修。

项目由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,为EPC工程总承包,北京市第一批建筑师责任制试点项目之一。

2023年11月通过2021年北京市建筑信息模型(BIM)应用示范工程立项目前已通过中期验收

2022年9月,我司与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建设的EPC信息化系统在项目落地实施应用,荣获2022年度北京市建设工程智慧工地技术应用评价AAA级。

工程特点

1、EPC总承包模式、设计引领

有别于传统建设项目,在EPC项目中设计需要与采购、施工协调进行,项目的总体策划、设计进度安排,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

2、建筑师责任制试点项目

工程采用 EPC 工程总承包,是北京市第一批建筑师责任制试点项目之一,将建筑师从传统单一的设计工作扩展到了项目全生命周 期。需要借助信息化系统平台对工程设计、手续办理、招标采购、施工监造、合同管理等进行有效控制。统合咨询单位、监理单 位对项目设计总体管理、协调,对品质及成本进行控制,对施工过程进行

监督,保障技术和管理的连贯性并对建设单位负责。

3、构件全流程信息化管控、品质提升

本项目有19栋装配式住宅楼,构件体量大种类多,场地狭小无构件堆场条件,为解决构件进场不存放降低二次搬运工作量,进行构件不落地安装研究。同时,也结合信息化技术研究从构件

生产到运输、进场验收、构件堆放、吊装入位全过程的质量管控。

4、新型装配式装修设计

本工程坚持工业化、干式工法、管线分离的原则; 采用新型装配式装技术,有效解决市领导关注的空鼓、漏水、钉挂等问题; 保证技术可靠、可落地交付的同时实现降本提效。

二、BIM信息化应用范围

本工程自EPC投标阶段BIM技术即融合参与其中,BIM技术应用覆盖EPC项目策划、设计、施工、招采、构件、运维各阶段,使BIM技术贯彻项目全生命周期,参建项目各方积极响应BIM技术应用、配合BIM信息化平台建立。

策划阶段:BIM应用可视化虚拟仿真技术助力项目决策分析,使策划方案更准确、便捷。

设计阶段:基于BIM正向设计的理念,通过对EPC项目BIM设计关键问题的研究与探索,形成了BIM设计的解决方案和总体思路,建立了全流程应用框架,包括构建全新三维可视化设计基础环境,为设计提供数据支撑;实现BIM设计和出图;构建可视化展示平台,革新设计手段和展示方式;探索了数字化交付方式等,突破了BIM设计难点。

  

部品生产阶段:基于BIM的深化,采用从整体到构件的设计理念,先完成构件平面布置,再充分利用参数化设计理念,结合不断累积的构件库,使用BIM软件创建标准化构件的三维模型,并进行构件自动化快速建模、拆分和深化设计。对外立面瓷板进行方案对比,确保构件的尺寸和位置准确性的用时,辅助领导进行方案决策,从而减少安装误差

施工阶段:充分利用BIM技术和信息化手段,通过场地平面布置优化、管线综合优化出图、施工方案模拟、进度模拟、跳仓法研究实践以及定制化开发EPC信息化管理平台等措施,显著

提高了项目的整体协调管理水平,确保了项目的高质量、高效率完成

运维阶段:构建了统一的数据平台,用于集中存储和处理从各系统搜集到的运维数据,制定运维标准,根据BIM运维标准基于施工模型进行运维模型参数信息添加,优化形成运维模型,以BIM运维模型为基础数据,结合保障房中心运维管理理念,通过运维管理系统在设备设施管理、安防管理、实时监控管理、信房屋信息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智慧管控

三、项目创新示范点

1、EPC管理模式下的BIM集成化协同管理

本项目通过自主研发平台,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提升工程集成管理水平:

业务集成:对自设计、构件生产、施工等全程业务进行集成;

人员协同集成:对设计人员、构件生产人员、施工人员、监理人员、建设单位人员等等进行相关参与方的集成协同;

数据集成:与各模块的数据集成互通、与现场硬件系统的数据集成互通、与其他管理系统(集团OA、构件厂系统等)的数据集成互通。

2、BIM技术在EPC过程中成本控制的研究

由甲方主导协调造价咨询单位与项目BIM实施人员对接融合,制定算量平台对模型的标准要求,探索BIM技术在EPC过程中与成本控制的应用,推动实现BIM+造价管理模式技术落地应用。基于BIM技术与成本控制融合,将基于算量标准搭建的模型与造价咨询单位算量系统结合,获取模型实物量,实现对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和指导

3、BIM+EPC项目特色建筑师负责制管理模式


本项目通过自主研发EPC信息化管理系统,对比传统BIM应用,形成了建筑师负责制下的EPC项目BIM信息化应用流程。

采用BIM软件自身的协同性与BIM信 息化平台结合, 旨在以BIM模型为核心, 构建 “ 一心六面( 商务、物料、资料、进度、质量、 安全) 多岗” 的项目管理模式。通过协同工作平台, 解决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数据的来源、共享等问题, 以加快项目管理精细化的进程, 提高建筑 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

4、形成了适用于EPC项目全过程的BIM实施流程及应用标准

通过对工程项目各阶段、各专业BIM技术标准的研究,制订工程项目的BIM系统实施工作流程和规范、各团队协调沟通标准、BIM基础数据标准、BIM建模标准和交付标准、BIM数据传输、交换和共享标准等,形成比较科学、完整、可操作的全过程标准体系

5 基于BIM辅助钢筋外加工应用

本项目采用BIM技术助力钢筋外加工的方式, 利用钢筋翻样软件进行图纸钢筋放样生成钢筋加工单,针对局部复杂节点进行钢筋BIM模型深化与下料钢筋清单进行核对,保障钢筋加工单准确无误。打造新型模式下钢筋场外加工方式,各参与方借助 信息化平台数据资源共享, 实现项目进度整体有效运行,钢筋加工单通过信息化平台连接集团、项目部、构件厂、监理达到实时信息共享,达到生产可查现场进度、现场可看材料库存,虽是场外加工也可掌握具体情况

预制构件质量全流程BIM+信息化管控

面对工程的特点与难点,我们更改传统的管理模式,在EPC管理平台基础上打造构件质量管理模块,项目集成打通构件厂、现场数据信息,通过BIM+信息化互联融合的方式,将“实体建

筑+虚体建筑”相结合,做到从构件生产到运输、进场验收、构件堆放、吊装入位构件全过程的管控。实现质量管控一码到底,瓷板供货实时跟踪、构件生产情况动态掌握、构件进场不落地

安装的精细化管理

7、装配式装修全过程信息化管理

本项目采用装配式精装体系,结合EPC管理平台,项目研究探索了一套新型装配式精装体系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模式,实现从施工准备、材料管理、施工过程管理直至竣工验收全过程留
痕,实时掌控施工进度、材料消耗际质量把控。同时,结合BIM三维可视化模型,关联设计、技术、计划、进度、质量模块,实现精装一体化协同。